创新引领党史辉煌

回顾中国共产党的历史,每次重大胜利都伴随有重大理论创新。

高举民主与科学旗帜的1919年“五四”运动,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在组织上思想上做了充分准备。中国共产党产生于科学与民主的高潮中,代表绝大多数人利益。

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初衷是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根据这个初衷,中国共产党采用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作指导。

中国共产党一成立就得到绝大多数人的拥护。有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正确方向作指引,中国共产党的事业在大方向上是绝对正义的,是注定要取得巨大成功的。         

中国共产党善于理论联系实际,总结实践,不断探求真理,善于进行理论创新,在革命的紧要关头总是用正确的理论创新指导革命工作,把革命引向胜利的彼岸。

中国共产党成立初期,国民党反动派大量屠杀共产党员和优秀革命志士,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悟出“枪杆子里面出政权”的理论创新,得到全党向应,在这个理论指导下,中国共产党发动“八一”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广州起义、白色起义等一系列起义,初步建立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革命武装。

在各次起义的过程中,面对国民党重点集结在各城市的强大军事武装,以毛泽东为代表的共产党人作出在敌人统治薄弱的地方建立革命根据地,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武装夺取政权的理论创新,在这个正确理论指引下,中国共产党及其创建的军队一步步发展壮大,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解放全中国,实现中国人民站起来的愿望。

当然,在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过程中,中国共产党有很多理论创新,首要的是提炼升华了中国共产党存在的宗旨。毛泽东以当时中央警卫连战士张思德的事迹为例,将中国共产党的宗旨总结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1945年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中国共产党的宗旨写入中国共产党章程。中国共产党的宗旨无比正确,符合《共产党宣言》说的,共产党是为以工人阶级为代表的绝大多数人谋利益,没有自己的特殊利益。中国共产党的宗旨的升华和确立,显示中国共产党的先进性,进一步指明前进方向,为取得革命胜利建立起无比正确的方向基础。

中国共产党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决定了中国共产党党员一切为了人民,不计较个人得失,纠正错的,坚持好的,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因此,中国共产党党内容易形成空前团结和奋进的局面。同时,坚持党的宗旨也易于把全体人民团结起来,齐心协力干大事,干成大事。所以,坚持党的宗旨是中国共产党一切事业成功的基础。

中国共产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在军事斗争的战略与战术上还有很多理论创新,如面对强敌,在战术上创新的游击战理论、军队中党的建设理论,在抗日战争中,在战略上创新的《论持久战》理论,把抗日战争分为战略防预、相持、进攻三个阶段。还有建立革命根据地及其土地革命等理论创新,均为革命的胜利指明了路径。老百姓说:“毛主席在延安十三年,土窑洞的灯火映红了天”,说的就是中国共产党以毛泽东为代表,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进行理论创新,照亮革命征程的引领作用。

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不仅进行了一系列正确的理论创新,还得出了实事求是这一制定政策,进行理论创新的正确的思想路线,这个思想路线是中国共产党一切正确路线、方针、政策、理论产生的母亲,也是指导革命实践必需坚持的思想路线。中国共产党的思想路线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得到进一步完善,即现在中国共产党的思想路线: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实事求是是中国共产党思想路线的核心,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国化的精髓。

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中国共产党面对要将一个刚刚从半封建、半殖民地、外中战争中振救出来的,国内外环境极其复杂的,一穷二白的国家建设成一个现代化强国,这一重大历史任务,进行了一系列重大理论创新,引领社会主义建设顺利推进,经过建国70年奋斗,使中国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正在建成现代化强国。(寇广文)